荧光寿命显微镜的原理及其相图的Python绘制(Phasor Plot for FLIM-FRET)
首先简单说明荧光寿命
- 荧光寿命是指荧光分子在被激发后,能量从激发态回落至基态所需时间的一半($t_{1/2}$),是荧光分子的固有物理性质(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,通常是一个常数),是荧光分子除了在波长、偏振、强度之外的另一可以用以挖掘的角度
- 荧光寿命的测量需要使用荧光寿命显微镜(FLIM),目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时间相关单光子记数法(Time-Correlated Single-Photon Counting ,TCSPC),该方法是在短时间激活荧光分子后,连续一段时间测量光强(光子个数),从而绘制出荧光强度的衰减曲线,并在此基础上拟合指数函数
-
激活的频率是需要适应测量荧光分子的寿命,因为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进行测量,这个时间太长和太短都不好,生物荧光分子的寿命通常在12ns以下,因而多使用80MHz的频闪激光作为光源
